叶法善®本草茶养与“八史云跷”的千年传承

一、叶法善其人:道医双修的护国天师
叶法善(616-722年),字道元,唐代著名道士、医学家,历经唐高祖至玄宗七朝,被尊为“元真护国天师”。他出身道教世家,祖辈四代修道,少年时即展现异禀,七岁涉江三年不归,归后自称得青童引荐饮云浆、朝太上 。其学术体系融合道教符箓、丹道与医学,尤其以“八史云跷”按摩导引术闻名。叶法善师承多元:天台山茅君授其符咒秘法,青城山赵元阳传遁甲步玄之术,而嵩山韦善俊则授其“八史云跷”之道 。这一传承体系奠定了他在道教医学史上的独特地位。

二、“八史云跷”的技法内涵
“八史云跷”是道家秘传的按摩导引术,其名蕴含深意:“八史”指代人体八脉(奇经八脉),象征天地阴阳交泰;“云跷”则取“云行气动,跷引经络”之意。其技法特点包括:

动静结合:以肢体导引(如太极云手)配合穴位按压,强调“形动而神静” 。
经络导引:通过手法刺激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,尤其重视任督二脉的贯通,与后世内丹学“小周天”理论相通 。
呼吸调控:结合吐纳之术,如“六字诀”呼吸法,以气催力,达到“气至病所”的效果 。
脏腑调理:针对五脏六腑设计特定手法,如“摩腹九转法”调和脾胃,与唐代《千金方》中脏腑按摩理论相呼应 。

三、传承脉络:从宫廷秘术到民间绝学
叶法善将“八史云跷”应用于宫廷医疗与民间救治,形成独特传承体系:
宫廷医学:他曾为唐高宗、武则天等帝王调理身体,以按摩导引术治疗风疾、消解丹毒之害,并参与修订宫廷医学典籍 。
道医融合:将道教“炁论”与中医经络学说结合,提出“以手通神,以炁化形”的按摩心法,影响唐代孙思邈《千金要方》的导引理论 。
秘传谱系:叶法善弟子叶仲容承其术,但部分核心技法(如“云跷八式”)仅以口传心授方式秘传 。宋元时期,该术被纳入内丹修炼体系,强调“按摩导引为筑基之基。

四、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
医学贡献:叶法善按摩术开创了“道医按摩”流派,其手法(如点按、推揉、拍打)与当代中医推拿学中的“一指禅推拿”“脏腑点穴”有渊源关系 。
文化符号:在文学作品中,叶法善常以“神医”形象出现。如《集异记》载其以符咒配合按摩治愈姚崇之女尸厥症,展现道医结合的神奇 。
现代转化:浙江松阳遂昌等地仍存叶法善按摩传承,结合现代解剖学对传统手法进行科学阐释。如“云跷手部十二穴”与西医神经反射区理论高度契合 。

发表回复